肝硬化失代偿期是指肝硬化发展到晚期,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阶段。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由长期肝损伤导致肝细胞广泛坏死、再生结节形成和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导致肝脏结构变形和功能减退。失代偿期标志着肝硬化进入了晚期阶段,此时肝脏的储备功能几乎丧失殆尽,无法有效应对身体的代谢和解毒需求。失代偿期的概念强调了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机体无法代偿的状态。这个阶段的症状表现多样且严重,包括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腹水(腹腔积液导致腹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可能破裂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肝性脑病(精神异常、嗜睡甚至昏迷)、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容易出血和感染)等。诊断失代偿期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或MRI)。治疗方面,失代偿期肝硬化主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利尿剂治疗腹水、降氨药物预防肝性脑病)、内镜治疗(如硬化剂注射或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手术治疗(如肝移植)等。失代偿期肝硬化的预后较差,患者的生存期通常较短,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各项事宜,以尽可能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应严格戒酒,避免任何形式的酒精摄入,因为酒精是导致肝硬化进展的重要因素。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让肝脏得到充分的修复和恢复。饮食方面,应选择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油腻和生冷食物,同时要限制盐的摄入,以减少腹水的形成。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常规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若出现腹胀加重、尿量减少、意识障碍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也是控制病情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