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和脱肛虽然都是肛肠疾病,但它们在疾病的定义、病因、症状表现、部位、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
痔疮是指肛门内外突发的静脉丛曲张或肛门边缘皮肤赘生物,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病因包括久坐久立、便秘、妊娠、肥胖等导致肛门静脉回流受阻。症状表现为肛门疼痛、便血、肿物脱出、肛门瘙痒等。部位发生在肛管和肛门缘。诊断方法包括肛门视诊、直肠指诊和肛门镜检查。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橡皮筋结扎疗法、注射硬化剂、冷冻疗法、红外线凝固疗法以及手术治疗等。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立、多做提肛运动、注意肛门卫生等。
脱肛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段的黏膜或全层肠壁脱出肛门外。病因多为久泻久痢、便秘、妊娠分娩、过度劳累等致中气下陷、固摄失司。症状表现为肛门坠胀感、异物脱出、便血、肛门潮湿等。部位涉及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诊断方法主要有肛门视诊、直肠指诊。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如注射疗法、红外线疗法)和手术治疗(如直肠悬吊固定术、脱垂肠管切除术)。预防措施包括积极治疗慢性咳嗽、便秘等疾病,避免过度劳累和负重,多做提肛运动,增强体质等。
日常注意事项包括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过度用力排便,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多喝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肛门卫生,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不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和提肛运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