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的诊断通常通过结合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来确定。
胆囊癌的诊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胆囊癌的重要手段。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初筛方法,能够发现胆囊壁的异常增厚、胆囊内的肿块以及胆管扩张等情况。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便捷、经济的优点,但对早期胆囊癌的诊断敏感性较低。增强CT扫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胆囊病变的大小、位置、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还可以评估肿瘤是否侵犯周围血管和淋巴结,为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提供重要参考。MRI检查,特别是M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可以清晰地显示胆管系统,对于评估胆囊癌引起的胆道梗阻具有重要价值。对于一些疑难病例,还可以进行PET-CT检查,以评估肿瘤的代谢活跃程度和远处转移情况。实验室检查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手段。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包括CA19-9、CEA和CA125等,这些指标在胆囊癌患者中可能会升高,但并非特异性指标,在其他胆道疾病甚至非胆道疾病中也可能升高,因此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胆囊癌的金标准。通过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活检,或者手术切除胆囊后的标本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为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提供依据。病理学检查还能够发现一些影像学检查难以识别的早期病变,如原位癌或微浸润癌。
为了预防胆囊癌的发生,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合理安排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健康的体重。要积极治疗胆囊疾病,如胆囊结石、胆囊炎等,特别是对于直径较大、症状反复发作的胆囊结石,应尽早进行胆囊切除术。要避免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对于有胆囊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