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直肠癌的遗传性体现在约5-10%的结直肠癌与遗传性因素有关。家族性结直肠癌是指在一个家族中发生多个结直肠癌病例,且发病年龄较早。根据家族史和基因突变情况,家族性结直肠癌可分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也称为林奇综合征)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两大类。遗传性综合征如林奇综合征和FAP与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林奇综合征是由DNA错配修复基因(如MLH1、MSH2、MSH6、PMS2)的种系突变引起的,显著增加了患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和其他癌症的风险。FAP则是由APC基因的种系突变导致,患者通常在年轻时就会出现成百上千个肠道息肉,若不进行干预,几乎都会发展成结直肠癌。基因突变是遗传性直肠癌发生的根本原因,不同基因突变带来的患病风险也不同。家族史是评估个体患直肠癌风险的重要依据。如果家族中有多个亲属患有结直肠癌或其他相关癌症,尤其是发病年龄较轻,那么个体患病的风险可能会显著增加。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可以帮助高危人群了解自身的遗传风险,从而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筛查策略。虽然遗传因素在直肠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为了预防直肠癌,我们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坚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度肥胖;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应尽早开始筛查并增加筛查频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