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外翻是指膝盖向体外侧倾斜移位,形成“X型腿”或“外八字”畸形。
膝外翻是一种常见的下肢畸形,可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如遗传、胎位异常等,可能导致胎儿时期就出现膝外翻的倾向;后天因素则更为复杂,如营养不良,特别是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骨骼发育不良,从而引发膝外翻;长期的不良姿势,如长时间跷二郎腿、行走姿势不正确等,也会对膝关节造成异常压力,逐渐导致膝外翻的发生;外伤、某些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小儿麻痹症等)的影响也可能导致膝外翻。膝外翻的症状表现主要为双膝并拢时,双脚不能并拢,两踝之间有较大间隙,呈“X”型;行走时膝盖向外摆动,伴有跛行;严重时可引起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关节炎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诊断膝外翻通常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其中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步态、测量膝关节间距等,X线检查则可以更精确地评估膝外翻的程度和原因。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因和严重程度而定,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使用矫正鞋垫、支具,进行物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适用于轻度膝外翻或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手段;手术治疗则主要是截骨矫正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畸形严重的患者。预防膝外翻的措施包括注意孕期保健,确保胎儿正常发育;均衡营养,特别是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膝外翻的相关疾病;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等。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长时间跷二郎腿或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站立或行走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双膝尽量并拢,避免膝盖过度向外倾斜;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或鞋底过硬的鞋子;积极进行下肢锻炼,增强腿部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同时,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促进骨骼健康。如果发现孩子有膝外翻的迹象,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