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以及垂直传播等途径,原因是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排泄物以及污染的物品表面。
- 1.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会产生含有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可以直接传播给周围的人,特别是近距离接触者,从而导致病毒传播。
- 2.密切接触传播:与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如握手、拥抱等身体接触,或者长时间共处一室,容易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而传播病毒。
- 3.气溶胶传播:在封闭、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病毒可以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人们在呼吸时可能会吸入这些含有病毒的气溶胶,从而感染病毒。
- 4.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感染者触摸过的物品表面可能残留病毒,其他人触摸这些物品后再触摸自己的口、鼻、眼等黏膜,也可能导致病毒传播。
- 5.垂直传播:孕妇感染新冠病毒后,可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造成母婴传播,这种传播方式被称为垂直传播。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避免拥挤的地方、定期通风消毒,以及及时接种疫苗等,以降低感染新型冠状肺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