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原因主要有:胆红素生成过多、胆红素代谢障碍、胆红素排泄异常、母婴血型不合以及感染等。
- 胆红素生成过多:新生儿出生后,由于开始独立呼吸,血氧浓度升高,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产生大量的胆红素。由于新生儿的红细胞寿命较短,且血红蛋白的分解速度较快,使得胆红素生成过多,超出了新生儿肝脏的处理能力,从而引起黄疸。
- 胆红素代谢障碍: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成熟,肝细胞中缺乏足够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这种酶是胆红素代谢的关键酶,能将未结合的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结合胆红素,便于排泄。由于酶活性不足,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使未结合的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形成黄疸。
- 胆红素排泄异常:在某些情况下,新生儿的胆红素排泄系统可能存在问题,如胆管阻塞、胆汁排泄不畅等,导致结合胆红素无法顺利排入肠道,从而逆流入血,使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黄疸。
- 母婴血型不合:当母婴血型不合时,如母亲为O型血,新生儿为A型或B型血,母体中的抗A或抗B抗体可能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破坏胎儿的红细胞,导致溶血。溶血后产生的大量胆红素无法被肝脏及时处理,从而引起黄疸。
- 感染:新生儿在出生前后若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产生更多的胆红素。同时,感染还会影响肝脏功能,使胆红素代谢和排泄受阻,进一步加重黄疸。常见的感染包括新生儿败血症、尿路感染等。
日常需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皮肤和巩膜颜色,及时喂养以促进胎便排出,保持良好的皮肤护理,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并定期进行新生儿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