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中性粒细胞减少怎么治疗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三级甲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血液科
我要问专家

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是严重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红斑狼疮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

  1. 1.对于病毒感染、风湿免疫性疾病等导致的中性粒细胞破坏增多,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比如抗感染、抗病毒、免疫调节治疗等,病情稳定后中性粒细胞会随之升高。
  2. 2.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中性粒细胞的生成绝对减少,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使用免疫抑制治疗,同时应用造血生长因子促进骨髓造血治疗,部分适合患者可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3. 3.对于药物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如常用的磺胺类药物、抗甲状腺、抗病毒、抗肿瘤药物等或者接触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等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应立即停止接触,同时使用口服或注射升白细胞药物,如利可君片、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
再生障碍性贫血
您可能还关心

相关推荐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临床表现 再障性贫血能根治吗 血小板多久复查一次比较准确 再生障碍性贫血会脾肿大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什么病 hr血红蛋白偏低怎么回事,怎么办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哪个严重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 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拔牙吗 如何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贫血的症状 血小板分布宽度低怎么回事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脂肪细胞的有什么关系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发作怎么办 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何久治不愈 十大儿童高发重大疾病有哪些 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治好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危害有哪些 安乃近去痛片和扑热息痛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