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患者保肛和不保肛,危害和区别要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分析。具体如下:
该手术应用于直肠上段肿瘤病变患者,肿瘤距离肛缘12cm以上。这种情况下,在腹腔内切除乙状结肠和直肠大部,同时清除附近韧带、筋膜以及淋巴结组织。该手术可以保留肛门,并且,手术切除范围相对较小。
患者手术后,基本可以维持消化系统的结构,可以正常排便,生活质量比较高。不过,手术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果肿瘤距离肛缘较短,如果勉强进行手术,术后容易出现病变复发与转移情况。
该手术主要应用于位置较低的直肠癌患者,由于肿瘤距离肛缘不足7cm,发病以后,可出现局部浸润转移。需要切除乙状结肠及其系膜、直肠、肛管、肛提肌以及周围组织、韧带,从而降低术后病变复发与转移几率。
该手术方式比较彻底,治愈率较高。但是,由于手术切除范围广泛,术后需要在腹壁进行造瘘,患者需要一直使用人工肛门,生活质量相对较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