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丙肝确诊病例的诊断依据有哪些

陆海英 主任医师
三级甲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感染疾病科
我要问专家

丙肝一般是通过抗-HCV、HCV-RNA来诊断。

1.抗-HCV

即丙型肝炎抗体,是目前(2022年1月)临床诊断丙型肝炎的主要指标依据,但由于丙型肝炎感染后抗HCV出现的较为缓慢,一般在发病后2到6个月甚至1年才会转为阳性,不能作为早期的诊断方法。并且一次的检测为阴性,也不可以直接否定诊断。当各种病毒性肝炎的特异性标志检测为阴性,临床症状以及ALT升高,表明是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就应该考虑是否是丙型病毒性肝炎。

2.HCV-RNA

就是丙型肝炎病毒的RNA,是丙型肝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体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直接指标依据。目前(2022年1月)通过PCR可以直接检测血液中的丙型肝炎病毒的核糖核酸,可以用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依据。因为其出现时间早于丙型肝炎抗体,所以是丙型肝炎病原学诊断和传染性判断的有用指标。

因为丙肝是一种较为容易发展为肝硬化的病毒,所以患者要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早期的丙肝是有治愈的可能。并且因为丙肝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不建议女性患者在带有丙肝病毒的期间怀孕,否则可能会传给胎儿,对胎儿的健康造成影响。

丙肝
您可能还关心

相关推荐

丙型肝炎抗体阴性 阳性是什么意思 丙肝会不会传染给家人 丙肝阳性是什么意思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说明什么 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为什么容易同时感染 丙肝是怎么引起的 丙肝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感染丙肝多久能查出来 减少丙肝母婴传播的方法有哪些 丙肝抗体阳性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丙型肝炎药物治疗能治好吗 丙肝如何治疗 丙肝携带者传染吗 丙肝病毒感染有迁延型吗 多囊性卵巢综合征是什么引起的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胚胎移植后几天检查 丙肝抗体是怎么回事 输卵管性不孕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重型怎么治 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