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有一部分情况属于疾病,是心律失常的一种,需要对症治疗。也有一部分是生理现象,不属于疾病,不需要治疗。
心律不齐包括心脏跳动的频率和节律不整齐或激动顺序发生了异常,大部分是心脏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力衰竭或是心外疾病,如胸部外伤、肿瘤、神经炎、感染等,以及遗传因素等,使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发生紊乱导致,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心室停搏、心跳骤停等。基本上需要积极治疗病因以及对症治疗,调控心律。
部分人群会在精神过度紧张、焦虑、恐惧等状态下,或者是在饮用了浓茶、咖啡、含有酒精的饮料后,出现窦性心动过速。也有部分长期进行体力劳动的人群和运动员,心跳次数明显降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这些都属于生理现象,不属于疾病。
在睡眠时或者是其他原因导致的迷走神经呈现高张力状态时,可以出现窦性的停搏、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也属于生理性的改变,不是疾病。
另外,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甲状腺药物、β-受体阻滞剂、抗精神病类等,也可以造成心律不齐,当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后一般可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