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产后腹直肌分离

产后腹直肌分离是指女性在生产后腹部两侧腹直肌超过中线部位 2 cm的情况,主要是在妊娠时期子宫持续增大,腹壁皮肤随之发生相应扩张,腹直肌间距增大致部分弹力纤维发生断裂,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分离。

就诊科室

产科、普通外科

临床症状

表现为腹壁松弛膨大隆起,长期不能恢复,且伴有腰酸背痛。

治疗原则

当产后腹直肌分离不能自行恢复时,通常需相应的干预和治疗措施予以纠正,通常采用自主训练、推拿按摩、纠正姿势等治疗。

流行病学

国内有研究显示,阴道分娩者、≥2 次剖宫产者的腹直肌分离发生率分别为 60.3%、70.8%和 90.8%。国外则有研究报告显示,妊娠后腹直肌分离症发病率为 53%。

严重性

腹直肌分离不仅会影响产后身体形态的美观,也可引起盆底肌肉松弛、腰背部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形成腹壁疝。

是否医保



重要提醒

很多产妇在分娩后急于恢复身材而进行大量的运动,但不正确的腰腹训练有可能加深腹直肌分离的程度,因此一定要先明确是否存在腹直肌分离以及程度后再进行适当的训练。

病因

产生原因通常是由腹壁皮肤扩张、多产和妊娠时造成子宫持续增大以及各种情况共同影响的结果。  
1.有多次生产经历的女性由于腹壁反复的拉伸更容易使腹壁松弛薄弱。
2.多胎妊娠、胎儿过大、羊水过多等情况都可导致腹壁过度扩张延伸。
3.腹直肌较为薄弱、腹白线强度低和腹白线宽度大的女性相对更容易产生腹直肌分离。

典型症状

腹壁松弛膨隆,脐孔常会隆起,外观上如同脐疝一般,做仰卧起坐动作时可触及两侧腹直肌之间有纵向的、凹陷的深“沟”存在,同时还可出现腰背酸痛的表现。

并发症

腹直肌分离时产妇可发生腰背酸痛、盆底组织薄弱等疾患。

诊断依据

腹直肌纵向从上到下可分为脐上剑突处、脐围、脐下至趾骨联合三部分。一般认为正常人群两侧腹直肌腹白线处距离应<2 cm,如间距大于此距离并伴随不适症状,可诊断为腹直肌分离症。 

相关检查

1.体格检查:测量时均要求患者仰卧位,测量时保持卷腹运动姿态,测量人员分别在上中下3 处测量腹直肌边缘腹白线两端距离。手测法以超过两指距离为有临床诊断意义。
2. 超声:对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主要用于辅助的更准确地测量腹直肌分离的宽度和长度。

治疗方针

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主要利用物理治疗的方法康复,神经肌肉电刺激仪结合自主训练等手段,有较好疗效。部分患者需要行手术治疗。

日常护理

针对产后腹直肌分离,孕妇可以做一些日常护理。比如自主训练、 纠正姿势、背部护理、外部支持等,也可以做一些有氧运动进行缓解。自主训练模式以腹部及下肢运动配合呼吸为主。

手术治疗

对于产后腹直肌分离超过 3 指且产后 1~2 年不能恢复的患者,可以采用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手术将腹白线变窄、使分离的腹直肌重新靠拢。
手术前应做好相应的术前检查以及皮肤准备。手术主要是放置固定补片,开放性手术可同时切除多余皮肤。术后 3 个月内不参加体力劳动或过量活动,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咳嗽、打喷嚏等导致腹压升高引起复发。

物理治疗

仿生物电刺激治疗:使用仪器电极贴片粘贴在腹部肌群上进行相应频率的仿生兴奋性电刺激可起到放松及震颤肌肉的效果,使患者肌肉被动性收缩、进行肌肉强化训练,达到锻炼腹部肌肉的目的,从而使分离的肌群恢复。

预后情况

产后一年之内、腹直肌分离的宽度小于 3 指之内的,经过收腹等正确的腹部锻炼有可能恢复正常。

饮食建议

饮食上要注意孕期营养过剩会造成胎儿偏大从而易导致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发生,所以应注意合理饮食,若发现有胎儿偏大的情况,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少食多餐,营养均衡,避免摄入过多高营养,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
2.饮食结构要侧重于含有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多的果蔬类食物,减少面食、油脂类大的食物。

其他注意

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应注意术后需禁食至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可饮水进食流食,以后逐步增加并过渡至正常饮食。饮食以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多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

预防

1.减少无指征剖宫产、避免巨大儿的出生以及产后补充适量的胶原蛋白避免体重下降过快,可预防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发生;
2.怀孕时避免多胎、巨大儿等有助于预防产后腹直肌分离;
3.产后进行正确的锻炼也能使腹璧尽快恢复,避免腹直肌分离的加剧。

参考文献:
1.王青,于晓杰,杨 欣,孙秀丽,王建六.产后腹直肌分离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109,28(12):913-916.
2.吴维毅,胡萍,周宇.产后腹直肌分离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0):11-12.
3.付丽侠,王华蓉,郭玲,刘莉.仿生物电刺激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疗效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9,21(3):444-445.
4.李江英,陈亚,黄月甜,黎慧超,毕少金,黄蓉.早期自主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0):1610-1611.
5.赵松岩.仿生物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 ( 16) : 1880-1882.
6.周碧华,廖丹梅,韦林宜,等.1462例产后6~8 周妇女盆底筛查[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4,25(1):50. 
7.Candido G,Lo T,Janssen P.Risk factors for diastasis of therectiabdominis[J].J Assoc Chart Physiother Womens Health,2005,(97):49-54.
8.Benjamin DR,van de Water AT,Peiris CL.Effects of exercise ondiastasis of the rectusabdominis muscle in the antenatal and postnatal periods:a systematic review[J].Physiotherapy,2014,100 (1):1-8.

产后
您可能还关心
顺产尾巴骨疼怎么恢复 顺产尾椎骨疼要多久 椎间盘突出顺产瘫痪 顺产肛门坠胀怎么缓解 生完娃后该怎么吃?哺乳期饮食! 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产后盆底肌检查疼吗 产后月经量多的原因是什么 剖腹产后一个月来月经正常吗 产后不来月经的危害 产后月经异常怎么办
产后例假不规律正常吗 产后多长时间来月经才算正常 产后子宫收缩多久才不会痛 产后10个月还没来月经正常吗 产后子宫复旧治疗有必要吗 产后多少天可以用收腹带 产后24天鲜红色是月经吗 产后激素多久恢复正常 产后多久来月经才算正常 产后多久能上节育环 产后多久用束缚带 产后耻骨分离如何康复 产后35天又出血像月经怎么回事 产后长斑是什么原因 产后什么时候可以用收腹带 产后来月经是恢复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