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年阿尔茨海默病(AD)新进展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根据《世界阿尔茨海默病2018年报告》显示,每3秒钟,全球就会新增一位痴呆症患者,其中约60%—70%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我国目前约有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相比庞大的患病人群,我们面临着公众认知程度低、患者就诊率低、缺少创新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家庭及社会照顾成本高等现状。
本次论坛主席、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韩璎教授认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首要原因在于难以早期发现。针对临床前期的阿尔茨海默病,如能及时发现并进一步诊断、干预,可有效阻止其病情发展,极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何能够在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发现并诊断呢?韩璎教授认为有主观认知下降和淀粉样蛋白检查两项。
主观认知下降是指个体主观上认为自己较之前正常状态有持续的记忆或认知功能下降,但客观的神经心理测验在正常范围内。虽然大多数主观认知下降并不会进展至阿尔茨海默病,但主观认知下降可预示某部分人群未来认知功能下降。专家建议,老百姓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提前干预:
[总台央视记者 顾小慈]
[转载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未注明来源为“转载”,版权均归巢内网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巢内网”。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中国SILCODE队列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韩璎教授介绍了“中国SILCODE队列研究”的组建背景与相关结果。中国人口老龄化进展,AD患病率逐年增加,现有药物仅能改善症状,却不能逆转疾病或预防疾病。AD临床前期分为三个阶段,无症状淀粉样变性、神经元退行性变和轻度认知功能下降,但患者通常难以察觉。预防疾病是...